本報記者 胡 蝶
屈家澗村標準化養牛場
小麥基地機械化收割現場
整潔的村居
羅家灣文化活動中心
藍天下,婦孺在院落里嬉戲;田園里,玉米大豆間套井然有序;村道旁,竹籬笆整齊劃一;庭院里,鮮花盛開、瓜果飄香,牛羊滿圈、雞兔盈籠……行走在山陽縣色河鋪鎮峒峪河流域的田間地頭、村莊院落,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多彩畫卷。據了解,峒峪河位于山陽縣色河鋪鎮東北部,主干河流長約25公里,峪峒公路沿河而行,峒峪河流域涵蓋8個村(社區)3168戶21671人。這里既是糧食生產示范帶,也是秦嶺山水鄉村示范帶。
改善村容村貌 打造和美鄉村
“現在家里比以前干凈很多,村里環境也舒適不少。”色河鋪鎮屈家澗村村民趙瑜笑著說,“家里的墻以前是灰色或者黑色的,地面不平,屋頂還漏雨。今年2月份,村里給我們把屋頂改造了,現在不漏雨了,地面給我們硬化了,廁所也給我們改了。我們現在住得很舒服,生活質量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山陽縣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鞏固提升秦嶺山水鄉村建設成果,聚焦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抓早動快、強力推進,開展整流域人居環境整治,助推整流域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帶建設,為推進全縣鄉村振興工作多頭起步、多點開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營造了濃厚的鄉村建設工作氛圍。
色河鋪鎮搶抓山陽縣委、縣政府實施五大流域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機遇,以“多彩色河鋪、幸福峒峪河”主題,以“兩改兩轉三促進”為抓手,集中力量、集中連片,整流域推進、整溝域提升,持續推進秦嶺山水鄉村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兩改”觀摩會在色河鋪鎮峒峪河流域實地觀摩。市縣領導多次來色河鋪鎮調研指導,并給予充分肯定。
色河鋪鎮峒峪河流域圍繞“宜居”抓環境整治,對標“違法廣告拆除、殘垣斷壁拆掉、物件擺放整齊、垃圾撿掃干凈、院落室內凈潔、群眾習慣文明”標準,探索推行“一拆、二清、三建、四改、五綴、六管”六步工作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色河鋪鎮峒峪河流域全面拆除公路沿線違章建筑、殘垣斷壁、破舊圈廁柴棚256處;全面清理“五堆”、整治“五亂”2600多處,撫平疏通河道12.6公里;新修糞污資源化利用站1個、垃圾中轉站1個、公廁4個、旅游公廁1個,新修產業路、串戶路8.6公里,場面硬化130戶2.2萬平方米;發動群眾廣泛參與,改造旅游廁所2個、公廁3個、戶用廁所1794個、土坯房177戶、墻體立面20多萬平方米;充分利用各村門空閑土地、村民聚集地等,建設口袋花園16處、休閑廣場4個,評選最美庭院126個;落實林長、田長、路長、河長制,加強公益崗管理,建立“雙查雙榜雙巡”、戶“三包”、回音壁等制度,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習慣,確保環境衛生常管常潔。
倡導文明新風 建設美麗家園
“在我們各項事務的推進中,峒峪河流域的民眾參與度是最高的。”色河鋪鎮鎮長馬薔薇說,“環境整治的時候,鎮上和村上給提供水泥,群眾自己主動做地面硬化。鄉村治理過程中,群眾配合度極高,民風也有了極大改善。”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與靈魂。去年以來,山陽縣聚焦鄉村治理,多措并舉夯根基,建強村級黨組織,扎實開展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行動,動態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舉辦村(社區)“兩委”干部履職能力提升專題培訓4期1200人次,村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創新基層治理,探索推行基層社會治理創新“365”工作法,將全縣所有農戶劃分為4602個網格單元,每個網格單元落實一名網格員,實現鄉村善治“末梢”責任閉環;推進移風易俗,深入開展“一約四會兩榜三制度”移風易俗行動,表彰“最美家庭”等各類先進典型526人,創建“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示范村152個,法官廟村被確定為全省“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示范村。
在全縣聚焦鄉村治理的良好氛圍下,色河鋪鎮峒峪河流域圍繞“和美”抓鄉村治理。各村由“四支隊伍”負責,發動網格員、組長、黨員、鄉賢能人參與,成立鄉風文明建設小分隊,帶領群眾開展移風易俗“1423”專項行動,完善“一約四會”制度,設立“紅黑”兩榜,建立一舉報一獎勵一問責“三個一”制度,激發內生動力,倡導文明新風。以黨員連心卡為載體,色河鋪鎮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織道德模范、典型示范評選,打造了元子街社區紅白理事會及集鎮社會治理示范社區和峒峪寺示范樣板村,評選“十星級文明戶”2500多戶、“厚德豐陽·善行義舉榜”和“好公婆、好兒媳”等先進模范典型277人,利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開設專題專欄,推廣移風易俗好經驗、好做法,發布簡報16期,開展志愿服務隊活動120多次,表彰優秀典型113名,傳遞正能量,唱響主旋律。
推動產業轉型 帶動農民增收
“我之前干了16年的水果批發生意,一直不太理想,后來在做畜牧養殖的親戚的帶動下開始養殖肉!,F在我發展得很好,產品有鮮牛肉、熟牛肉、牛肉干,深加工牛肉場將于今年9月完工。”耿祖霞說,“疫情期間,村上大力支持我們。草料調不回來,怕牛餓著,村干部想盡辦法,開通綠色通道,并專人接送,司機吃飯都給端到車上。去年,村集體還以入股形式補貼了我們50萬元。”
耿祖霞是屈家澗村標準化養牛場的負責人。屈家澗村標準化養牛場為秦山綠源農牧有限公司建設,總占地23畝,年出欄1000頭,2022年底收入達160多萬元。秦山綠源農牧有限公司在峒峪寺村建設牛肉制品加工廠,占地5畝,每年可加工牛肉制品1萬公斤,年產值達150多萬元。
在養牛場的帶動下,色河鋪鎮積極推動產業轉型,按照“飼草玉米+肉牛養殖+有機肥還田+獼猴桃種植”的綠色循環發展模式,依托夏家村和屈家澗牛場,引導峒峪河流域群眾開墾荒地,大規模連片種植玉米,為肉牛養殖提供青儲飼料;強化糞污資源化利用,將牛場糞污發酵后用于獼猴桃種植。目前,全鎮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已達到85%。色河鋪鎮探索壯大集體經濟,村集體通過廠區硬化、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入股牛場和牛肉加工廠,年收入達6.8萬元;著力提高群眾收入,養牛場共流轉土地28畝,年支付租金1.96萬元;回收周邊200多戶群眾秸稈3000多噸,支付60萬元;穩定提供31個就業崗位,靈活用工450多人次,年發放工資200萬元,帶動周邊8個村300多戶農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這些成績只是色河鋪鎮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色河鋪鎮以壯大集體經濟、提高群眾收入為目標,以“兩改兩轉三促進”為抓手,積極推行“龍頭企業+集體經濟+農戶”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將農戶與企業聯結在產業鏈上,實現合作發展、互利共贏。
色河鋪鎮峒峪河流域按照“保糧食安全、抓特色產業、促聯農帶農、助農民增收”的思路,建成800畝省級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000畝小麥基地等糧油基地,全鎮穩定糧食種植面積2萬畝以上;壯大四大產業,新建連翹2000畝、五味子300畝,新發展獼猴桃400畝、紅仁核桃高接換優1300畝、名優蘋果200畝,建成1個千頭牛場,擴建1個500頭牛場,改造2個萬頭豬場、2個2萬羽雞場,修建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中心1處,新發展20畝高端草莓采摘園;發展特色庭院經濟示范戶40戶,建成峒峪寺釀酒示范村,峪口豆芽加工示范村;通過招引、盤活、鞏固3種方式,培育龍頭企業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8個、家庭農場23個、能人大戶53名,采取土地流轉、進廠務工、入股分紅、消費幫扶等方式,讓經營主體與農戶建立穩定利益聯接機制,帶動脫貧戶和低收入戶158戶,戶均增收1600元,每個村集體經濟年可增加收入1萬至4萬元。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去年以來,山陽縣擴大產業就業,聯農帶農穩增收,產業效益不斷提升。山陽縣持續發展壯大菌果藥畜茶等特色產業基地,大力發展“五小”經濟,帶動9.53萬農戶通過發展產業實現增收,特別是今年制定出臺糧食生產《扶持辦法》,建成糧食生產示范帶4條7500多畝。全市春季農業生產工作現場會在山陽召開,抓庭院經濟相關做法被《人民日報》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