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十年來,自貿試驗區里的制度創新“試驗田”,不斷發展成為改革創新的“高產田”。
每多一個“首創” 就多一項制度創新
你知道嗎,這些“首創”都誕生在自貿試驗區:推出第一張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第一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清單以外的領域充分開放;建立第一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次辦完所有申報流程;創設第一批自由貿易賬戶,便利跨境資金結算;企業開辦只要十幾分鐘,基本實現持照就可經營;不動產證上放上二維碼,掃一掃就能查看登記信息。
每多一個“首創”,就多一項制度創新。302項,這是21個自貿試驗區向全國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數量。在這當中,促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舉措最多,達到85項,放寬外資準入,制造業已經全面放開,服務業開放持續擴大;推進貿易便利化措施,有76項,“買全球、賣全球”不斷做大,現在,消費者“海淘”一支口紅,快的24小時就能送到家。
302項制度創新成果中,還有40項為優化市場資源配置、34項為促進產業開放發展、34項為提升營商環境、31項為推動金融開放創新、2項為加強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一項項制度創新,正激發出市場活力。
多地數據顯示,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新增企業數量、稅收收入、實際使用外資、外貿進出口等這幾項指標快速增長,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新動能。
制度創新讓“家門口”連上“出?凇
安徽自貿試驗區在2020年9月設立,是全國第六批也就是“最年輕”的一批自貿試驗區之一。制度創新給這里帶來了哪些變化,來看記者的觀察。
進入9月、10月,這家位于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里的汽車外貿企業迎來交貨高峰。
總臺央視記者 劉柏煊: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一輛出口汽車下線,對于中部地區的汽車出口企業來說,它們始終有個痛點,那就是如何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一段時間以來,當地的出口汽車都要先通過公路運輸送到上海洋山港,然后出海。從蕪湖到上海這一段,平均每輛車的運輸成本大約在500元,并不低。
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管委會制度創新專員 章萌:很多企業向我們反映,生產很好,訂單有,但是貨運物流成本降不下來,我們蕪湖不靠海,但是我們有江,我們就想到能不能把江海進行一個打通,把成本先降下來。
大膽試 大膽闖 自主改
水路比公路運輸的成本要低,對于汽車這樣“大塊頭”的出口商品來說,全程水路運輸也更安全。但如何進行更高效的“江海聯運”,在安徽所有具備條件的地級市中,還沒有過任何探索。
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管委會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 李霆:我們也不斷地給自己加油打氣,試錯了也沒什么,我們再改回來,我們自貿試驗區就是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
經過幾十稿的調整、幾十輪跨地區多部門的溝通協調,安徽自貿試驗區版的“江海聯運”改革方案終于出爐。
總臺央視記者 劉柏煊:這樣一個76立方米的集裝箱,就是這場改革的一個抓手。出口汽車一出廠,就被裝進這樣的集裝箱,一個箱可以裝三輛車,在蕪湖港這樣一個內陸港就能辦好“出國”的手續,接著就等待貨船從這里將它們一路沿著長江,送到上海洋山港,然后直接出海。
“江海聯運”協調專班成員 何達:直接從蕪湖的港口把集裝箱運到上海的港口,那么中間減少了很多集裝箱調撥裝運這些環節,環節越少,企業付出的經濟成本就越低。
汽車出口企業相關負責人 束學明:一臺車可以省一兩百塊錢,雖然一臺車省的錢看起來不多,但我們一年出口幾十萬輛,其實對整個企業的經濟效益,包括我們產品在海外的競爭力,還是有非常大的貢獻的。
創新不斷推廣 改革帶來財富
目前,汽車、空調、太陽能電池板等蕪湖制造都通過“江海聯運”新模式,實現了“家門口”直連“出?凇。今年前8個月,相關集裝箱量同比增長53倍。與此同時,更高效的“江海聯運”新模式作為安徽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正在被更多內陸地區復制推廣。
蕪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董亮:通過“江海聯運”的創新改革,我們這樣一個不靠海的中部城市,有了一個直連直通的出?,這就是改革給我們蕪湖帶來的財富。
自貿試驗區:從小窗口延伸出的大改革
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的302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中,有不少改革都涉及“窗口”,比如“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企業設立實行‘單一窗口’”等等。對于不少企業來說,和政府部門打交道最多的地方就是“窗口”,而下面我們要講述的改革創新故事,就從自貿試驗區里的這一個個辦事窗口開始。
在北京的這個企業準入服務大廳里,平均每天有兩三百戶企業來辦事。這里的22個窗口,統一外觀,統一編號,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一家連鎖藥店的經理鄭丹丹,這次來辦藥店的經營許可手續。
連鎖藥店經理 鄭丹丹:直接取一個號,等著叫號,然后一次性就可以辦完了,現在很方便。
所有事情,都可以在一個窗口辦,不再是過去的一個窗口只能辦一類事;企業辦經營許可,現在拿到手的是一張綜合許可證,而不是以往的跑多次、拿多張證。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自貿區港建設研究中心主任 張丹:大家比較習以為常的,比如說像綜合窗口或者“一業一證”,其實它們都來自自貿試驗區的改革探索,打破部門,打破區域壁壘的這種改革力度是非常大的,之所以把這些窗口作為改革的起點,當然也是因為它是最接近企業,也了解企業訴求,同時企業也是感受度最強的地方。
在一步步改革過程中,不少地方感受到,盡管窗口前的綜合受理已經建立起來,但窗口后臺的審批環節還是分類處理,依然給辦事效率拖后腿。能不能讓審批速度變得更快?
設立于2020年9月的北京自貿試驗區,率先發起了“首席審批師”的制度改革。在內部,這場探索也被稱為“刀刃向內”的改革,窗口后臺的一些職能部門要把原本屬于自己的職權“讓”出去,要進行跨部門的協調與合作,不再是只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局首席審批師 王冠群:原來企業交了材料之后,要經過受理、審核、決定、發證這樣多級多人的辦理,才能最終拿到許可,推出了“首席審批師”這個制度之后,我們對一名“首席審批師”進行授權,實現由他一個人一次辦。
自貿試驗區窗口示范引領作用持續發揮
在全國的自貿試驗區里,從“窗口”這一微小處著眼,進而拓展深化的創新改革,還有很多。在云南自貿試驗區,中文、英語、緬甸語、老撾語四種語言在這里的窗口“無縫切換”,多語種服務多國企業,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產業開放平臺。
在安徽自貿試驗區,窗口給企業出具一份“信用報告”,就可以代替多張上市“合規證明”,率先試點企業上市創新服務。
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前海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立起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率先打造國際貿易全鏈條數據服務創新引領區。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目前,21個自貿試驗區累計推出了帶有各自特色、符合實際需要的3400多項改革舉措,其中,超過300項制度創新成果被復制和推廣到全國,自貿試驗區的窗口示范和引領作用持續發揮。
(總臺央視記者 王琰 岳群 吳昊 劉柏煊 黃瑋)